如何教一年级孩子20以内退位减法?掌握关键方法提升计算能力
数学教学中,针对20以内的加减法,存在多种教学方法,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破十技巧,以及数数法、平十法、减法口诀等。这些方法之间争议颇多,究竟哪一种对孩子学习效果最佳,成为众多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。
破十法及其重要性
人教版教材中提到了破十法,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。比如,14减5可以分解为10减5再加4来计算。孩子们在掌握了10的构成与拆分后,这种计算方法更容易学会。不少学校在教学中会先介绍破十法。它是以对20以内数字的认识为前提的。此外,掌握了破十法,对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很大帮助。在教学中,许多老师发现,那些熟练运用破十法的孩子们,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会更加清晰。这主要是因为破十法是一种符合数学逻辑的计算方法。
从数学思维培养的角度分析,运用破十法能帮助孩子形成分解和合并数字的技能。以超市购物为例,若购买价值14元的商品,支付20元后,店员找零时,便可运用破十法,先算出10减5等于5,然后再加上余下的4元。
数数法的应用
孩子在初学数学时,常常会运用数数法。比如,在计算11减3时,他们会从11开始,逐个往下数,直到数到3。借助图像数轴的帮助,这个过程非常直观,非常适合初学者,特别是那些理解能力稍显不足的孩子。
家庭辅导中,若家长希望孩子掌握加减法的基本知识,可以采用数数的方式来教学。比如,可以给孩子们10块糖果,接着拿走其中的3块,让他们数一数还剩多少。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直观又具体。尽管它相对简单,却是理解加减法最直接和易懂的方法之一。
平十法的利弊
将16减7按照16减6再减1的方式拆开计算看似容易。然而,这种方法并不适宜作为正规的教学手段。它源自破十法,但在理解退位减法的深层含义上,不如破十法来得透彻。平十法主要是一种计算小窍门,并未深入到数学理论的本质。
在小学课堂的实际调研中,我们发现仅仅教授孩子平十法,他们可能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种拆分方法。然而,当数字发生变化时,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。但如果孩子们先理解了破十法,再学习平十法,他们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技巧。
减法口诀的思考
减法口诀如“减去9加1,减去8加2,减去7加3”等,虽能迅速得出答案,比如11减去9,个位数上1加1即为结果。然而,这种依赖记忆的学习方法并不推荐作为常规教学手段。原因是它不利于孩子掌握计算的真正含义。
然而,若孩子能在家长的指导下自行归纳出减法口诀,情况便大为不同。在北京某所示范小学的数学教学研讨中,教师们发现,众多学生在仅靠死记硬背减法口诀的情况下,面对稍显复杂的加减混合运算时,往往感到困惑不解。
理解退位减法原理
教授孩子退位减法时,首要的是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。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。举例来说,可以用小木棒来展示14减5的过程,拿出14根小木棒,然后按照减法的规则进行拆分和计算。这样做有助于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的原理。
此外,数学游戏也能激发孩子的兴趣,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。例如,在上海的一些教育机构,孩子们通过分组比赛,用积木等物品来演示退位减法的原理,这样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热情,也加深了对原理的认识。
加减法互逆性体会
让孩子明白加减法可以相互抵消,比如把16减去7和7加上9放在一起对比。这样,孩子在计算加法时能想到减法,而在做减法时又会想起加法。这样做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准确地完成计算。
在日常生活中,这类情景屡见不鲜。比如,分零花钱时,若原本有15元,花去6元后,还剩9元。反之,若已知剩余9元,花去6元,那么原本就有15元。这种逆向思维对孩子提升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大有裨益。因此,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孩子多进行此类思考。关于如何教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,你有什么看法?欢迎点赞、分享本文并参与评论交流。
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,转载自棋牌游戏开发/手机棋牌开发/房卡棋牌APP游戏定制开发公司,原文地址:http://qipaikaifa.net/post/839.html